English

克诺索斯迷宫

1999-12-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吴忠超 我有话说

从希拉岛乘迈诺斯王号游轮,花费一个多小时到达克里特岛的伊拉克里翁海港。已是夜里八点,住在城市西部濒海的Aril旅馆里。清晨在北面的海滩上散步。因为是淡季,闲置的旅馆处处可见。早餐后即乘出租车到岛东部的尼可拉斯城游览。全程60公里,路北是平静的爱琴海,路南是崔嵬的大山。一小时后即进入这座港湾环抱的宁静小城,蓝色的海洋在城东扇形般地向远方展开,海湾和内湖里停泊着许多色彩鲜艳的游艇。环绕着内湖的是小桥、林木、鲜花,游人们在悠闲地品尝咖啡,一尘不染的建筑物在湖面上留下倒影。街区往南山的斜坡伸展。我们还到海湾北面的一座古老教堂眺望市区。这个地区的植被不甚繁茂。

中午回到伊拉克里翁,在博物馆附近的老城步行街吃中饭,之后参观考古博物馆。

克里特岛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要冲。考古的发现可追溯到公元前六十世纪至二十六世纪的新石器时代,以及接续的以青铜时代启始的迈诺斯时期。克里特岛在公元前十九世纪形成了围绕几处巨大宫殿为中心的城邦,从考古的现场发现,共有四处宫殿群,即克诺索斯、菲斯托斯、马利亚以及萨克罗斯,必定还有一些未被发现的。从公元前十七世纪至1380年,迈诺斯文明达到顶峰。这一时期,新的宫殿在旧的废墟上重建,更加辉煌壮丽;城市扩展,城郊遍布别墅官邸,犹如中世纪封建城堡控制的大片地区。道路和港口四通八达,把克里特地区的农产品和艺术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整个文明世界。

这个博物馆的主要收藏品即是在克诺索斯迷宫遗址挖掘出来的青铜器、陶器和壁画。大约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迈诺斯文明的第二期宫殿群被希拉岛可怕的火山爆发所毁灭。只有克诺索斯迷宫得以重建,并成为新亚该亚王朝的中枢。现存于迷宫“王位宫室”,“行列画廊”的装饰和其他壁画都属于这个时期。

博物馆藏品丰富,印象至深者有壁画“耍杂技的女人像”、“女性舞蹈群像”、“奔牛”、“戴百合花的王子”,“行列画廊”中的壁画“持杯者”、“蓝鸟”。还有许多武士盔甲、武器、青铜器、陶器制作的料器。

当夜雷雨交加,次日清晨仍然大雨滂沱,爱琴海怒吼不息。趁大雨稍作间隙,即乘车前往城南三公里的克诺索斯遗址。我们在毛毛细雨中从西门进入现场。

整个迷宫面积为二万多平方米,位于开拉托斯河畔肥沃的谷地,据最保守估计,当年居民有十万以上。四周丘陵起伏,爱琴海在远方奔腾,山坡、果园、树林在默默地承受着苦风凄雨的折磨。

迷宫最后一次被摧毁大约是在公元前1380年,它从此被完全废弃。克里特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进入纯粹的希腊时代。之后三千年即为世人所遗忘。让这处文明遗迹重见天日,当归功于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凡斯。他出生于一个喜欢收集古董的家庭并在牛津受教育。在他之前,德国考古学家亨利希·施莱曼在土耳其境内的特洛伊战争遗址以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麦锡尼文明遗址作出了震惊全球的考古挖掘。1894年伊凡斯旅行到克里特,一踏上这块土地,他即看到在开拉托斯河畔被早先的访问者注意到的大量的古代遗物的蛛丝马迹。施莱曼曾试图把这块场地买下开掘,惜未成功。而伊凡斯几经周折才于1900年3月获准开掘。

也许是因为后世居民对此遗址有一种迷信的敬畏,所以人们经历了希腊罗马时代都未在上面重复建筑。也可能纯粹是偶然,近年的挖掘发现一条七世纪的小路在迷宫的西南角擦肩而过。因此,迷宫的断层虽然离地表相当浅,却基本上没被触动过。为期9周的首次发掘挖出的二英亩左右很快地揭示出迈诺斯文明的主要特征。迈诺斯这个称号是伊凡斯从神话中移植来的,与希腊本土的麦锡尼文明相对偶。也许这个名字是从克里特所有的君主世袭来的,正如法老的称号之于埃及。

伊凡斯的最幸运的是第一间出土的宫殿即所谓的“王位宫室”。令人吃惊的是,那张雕刻的王位石椅仍然依墙而立,两侧辅以石头长凳,墙上画的是对称的两只凶猛的半狮半?怪兽。三千年后的今天,这儿似乎仍然维持着王家的威严气氛。王座对面是下沉的祓除坛,和宫室主厅用栏杆和柱子隔开。宫室地面上立着一组石容器,在宫殿毁灭之前也许作避祸之用的。也有人认为这儿是由男女牧师居住的神龛。从当年的照片看,宫室只余下断壁残垣,而今日我们看到的是伊凡斯按照自己想像恢复的整体。情形总是这么矛盾,残址固然更具学术真实,但它很快即会被风化,保存不易,而且对于一般游客又不赏心悦目。但修复过度,历史又会被涂抹得面目全非,怪不得后人甚至讥讽克诺索斯迷宫也许是伊凡斯的创作物。

宫室西翼是一长串窄长的储藏室,那儿发现了许多阔嘴水罐。再西面是宫殿的西庭院。宫室的东面是开阔的长方形庭院,它处于迷宫中央,当年东翼还未被开掘时,人们以为是东庭院。我们站在这儿,整个遗址一百多间的建筑团团簇簇地在四周环绕,这是所有迈诺斯宫殿的典型格式。所有的建筑物都被恢复了一半,保持原状还是略加整治实在是见仁见智的事,完全重建则是绝对禁忌的,无论是从科学的还是从美学的观点看。

迈诺斯考古最令人惊喜的是从一开始就发现了许多壁画,不仅是宫室的半狮半?的怪兽,还有“飞长流短的女人们”、“持杯者”等等。这都已转移到考古博物馆去,留在原址的是复制品。伊凡斯雇用了一位瑞士画家。这位画家和他的儿子工作了二十五年左右。这些壁画已经传遍全球。值得注意的是,从博物馆藏品可以看出,残留的真迹如此之破碎,这位画家大可驰骋其想象力。譬如“兰色女性”中的发饰神态确实远离现代人,至于是否与原作有何相关似乎无关紧要。

迷宫主要有四个入口,命名为东西南北进口。南入口的大迥廊中有两幅行进者壁画,附近还有神圣的犄角阔嘴水罐。西入口附近的储藏室有几十米长,排列着一列与人等高的重饰的陶罐。从东入口进来不远即是“正面大楼梯”,结构恢复得较完整,柱廊和墙壁一律漆成黄色,圆柱形廊柱上宽下窄,这是迷宫的一般体例,壁画和装饰如同新作,除了图案略有古意而已,这些显然是后人的臆造。离大楼梯不远是皇后客厅,壁画上是五条兰色的鲸鱼。

从迷宫的北入口进入,登上几十级石阶,右手的柱廊被漆成大红色,壁画是牡牛。这儿是遗址的制高点。环顾四方,天已转晴,雨后的松林苍翠欲滴,这片绿色似乎为这片死亡了三千年的城阙略添几分生气。

从北入口往西是约一百多米长的皇家大道。这是一条松柏夹翠的巨石铺成的大道,也是迷宫几千年来既未被时光消蚀也未被考古学家触动的那仅有的部分。从皇家大道出来即结束了迷宫的全部游览。

这里确实存在过一种辉煌的文明,但是那时人们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情感仍然处于一片迷茫之中。在迷宫中发现了线形文字,线文B已被译读成功,而线文A也许永远不能被破译出来。这种神秘的确具有莫大的魅力。在中国考古学中,有一个例子与此非常相似。这就是四川广汉三星堆西蜀遗址的发现,人们以为这是古蜀国蚕丝、鱼凫、杜宇、开明王朝的实证。其实在唐代、李白就发出这样的感叹:“蚕丝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可以想见,曾经还有多少文明,被永远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中午回到城里,在圣摩诺亚古教堂浏览一阵,又坐在广场上观赏鸽子游戏。从旧城徒步走到海港,夜间七时乘迈诺斯五号游轮回雅典,结束了我对希腊的全部游程。

在游轮上欣赏希腊的器乐,得到一种我从未经历过的喜悦,正如印度的舞蹈。我想,唯有深厚的文明才会孕育出这样珍贵的艺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